美國學界最近出版一本好書《The Strategy and
Statecraft of Zbigniew Brzezinski》,書中稱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的職業生涯,其最大成就是與北京實現關係正常化,中美建交成為冷戰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在台灣問題上,布熱津斯基一直認為,台灣利益要從屬於美國保持對華良好關係的需要。
這本書各章節的十幾位作者多是美國大學的教授或智庫資深學者。布熱津斯基從1977年至1981年作為前總統卡特的智囊,卡特為這書作為序言,這位在任上實現與中國建交的美國前總統說,有時候布熱津斯基發揮的不僅是顧問的作用,他更願意對外解釋美國的政策。在與中國建交的敏感政治問題上,卡特決定由白宮來直接處理。當國務院的使命失敗後,卡特派布熱津斯基作為特使去與鄧小平商談,解釋美國想如何推進兩國關係,終獲成功。
該書主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AIS高級研究員Charles Gati認為,在卡特政府的對華政策上,關於布熱津斯基的爭論主要集中兩個方面:
1. 布熱津斯基主張與蘇聯的武器控制談判應拖至與中國建交之後是否正確?
2. 布熱津斯基到底是為原則而戰,還是為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而戰?
Charles Gati說,布熱津斯基對華策略是對其現實政治(Realpolitik)的終極考驗,奉行的是「我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的理念,中國在60年代初脫離蘇聯軌道,準備在反蘇霸權上與美國合作,使布熱津斯基的反蘇主義相對容易地選擇與中國和解。
書中多處提到布熱津斯基與卡特政府的國務卿萬斯之間,為爭奪外交主導權的明爭暗鬥,也寫到布熱津斯基與基辛格這兩位分別隸屬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戰略家,在當代美國外交史上「既生亮,何生瑜」的情結。《外交政策》雜誌CEO David Rothkopf寫道:萬斯與布熱津斯基對中國如何影響美國與蘇聯的地緣政治競爭有不同判斷,布熱津斯基想打中國牌約束蘇聯,而萬斯認為中美安全關係演化有損美蘇和解,也會給美國與東京和亞太盟友關係帶來風險。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由卡特指導、布熱津斯基實施的對華關係正常化最後是成功的。
由一對中國問題專家夫婦、馬里蘭大學教授Warren Cohen和已故喬治城大學教授Nancy Tucker合寫的專章,以「北京的朋友,莫斯科的敵人」來定義布熱津斯基,稱布熱津斯基是卡特政府實現與中國關係正常化幕後的驅動力,甚至是關鍵的力量。布熱津斯基不顧卡特政府內部、國會和台灣的反對,有人批評布熱津斯基走得太快,忽視磋商,罔顧問題,但並沒能減弱其非凡的成就。在隨後的歲月,布熱津斯基持續強調中美關係的重要性,認為對美國來說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甚至呼籲建立兩國集團(G2)。
其實布熱津斯基不是一開始就主張打中國牌的,布熱津斯基曾經反對與北京接觸,即便1960年代中期,包括中國問題專家Doak Barnett在內的一批美國精英主張結束孤立中國,布熱津斯基也不以為然。直到1970年代初期,當尼克遜和基辛格著力改善與中國的關係時,布熱津斯基對這可能削弱美國與日本和歐洲的關係表達擔憂,但布熱津斯基跟隨卡特於1977入主白宮以後,這一切改變,尤其是在萬斯1977年中國之行失敗之後,布熱津斯基親自上陣操刀,並在其得力助手Michel Oksenberg幫助下,打開與中國人溝通的自己管道。
書中介紹了布熱津斯基的國安會與國務院爭奪對華政策主導權的過程,最後布熱津斯基贏得副總統蒙代爾、國防部長布朗的支持,並由卡特總統批准,於1978年5月訪問北京,與當時中國領導人和高官見面,並得到中方相當積極響應。布熱津斯基告訴中國領導人:卡特已經決定要實現與中國關係正常化,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但美國國內政治的複雜性阻礙美國放棄台灣。
書中還透露布熱津斯基與鄧小平在台灣問題上交鋒的故事,鄧小平告訴他,如果美國準備好與中國建交,就必須放棄台灣。布熱津斯基別無選擇,只好敷衍。他確認美國接受中國對於台灣的基本觀點,但回覆表明因為美國國內政治原因,華盛頓將不得不表示希望和期待大陸與台灣的和平統一。鄧小平對這種希望不反對,但中國不會同意任何承諾,將和平解決方案作為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先決條件。布熱津斯基強調美台關係歷史性轉型期的必要性,可能要包含繼續對台軍售,布熱津斯基並沒有勸阻鄧小平假設統一將是終極結果。訪華時,布熱津斯基重申尼克遜的保證,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不會支持台灣獨立,華盛頓會防止日本取代其在台灣的位置,會接受台北與北京之間的任何和平解決方案。布熱津斯基還向中方進一步表示,美國將撤走在台灣的任何政府存在,以致於當時的助理國務卿霍爾布魯克都覺得布熱津斯基對待台灣一直殘酷無情。布熱津斯基訪華之後,中美從1978年7月開始展開緊鑼密鼓的秘密談判,甚至布熱津斯基本人也在華府每月與中國駐美聯絡處主任柴澤民每月至少見面1次。在卡特的全力支持下,布熱津斯基成功掌控美方談判的整個過程。到10月下旬,布熱津斯基告訴柴澤民,如果雙方不能很快達成協議,中美建交可能要拖到1979年秋天國會重開時,那時焦點會轉向美蘇關係。柴澤民報告回北京,鄧小平告訴政治局:美國似乎想加快談判,我們必須抓住機會。
本書披露,在中美建交談判中,布熱津斯基主導的國安會和霍爾布魯克主導的國務院在如何對待台灣的問題上產生重大分歧。雖然美方參與者都同意不能放棄台灣,要保持非正式關係,繼續對台軍售,但霍爾布魯克主張在建交前對台出售FX戰機,主張要把承認北京的消息提前24小時通知蔣經國,這些主張都被布熱津斯基和奧克森博格拒絕。1979年4月通過的「台灣關係法」考驗著中美關係,卡特與布熱津斯基都對「台灣關係法」草案提交國會之後被改動的幅度之大感到震動,國會議員想確保台灣在北京訴諸武力時能夠自衛。
1999年布熱津斯基曾批評李登輝的「兩國論」是企圖將中國與台灣的永久性分離合法化。書中說,布熱津斯基從來沒有改變其觀點,即台灣的利益必須從屬於美國保持與北京良好關係的需要。
在離開白宮之前,布熱津斯基利用蘇聯侵略阿富汗的機會,推動美國對華出售軍民兩用裝備。在離開白宮之後,布熱津斯基仍力主加強中美關係,認為中國是美國反對蘇聯全球擴張新的全球性聯盟,支持列根政府繼續對華出售武器。即便是在蘇聯解體之後,布熱津斯基依然主張要與中國建立更好關係,他認為中國比俄羅斯更有資格參加七國集團會議。布熱津斯基認為中國不是敵人,對美國利益不是威脅,中美關係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以致後來提出兩國集團(G2)概念,都是布熱津斯基希望加強中美關係的表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