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歐洲經濟學者,巴黎歐洲管理學院 (ESCP Europe) 倫敦校區金融系華裔副教授謝慈銘 (Terence Tse) 與法國格勒諾布爾高等商學院 (Grenoble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管理系副教授 Mark Esposito ,於上星期四在《CNBC》網站撰文警告,中國青年就業趨勢正醞釀新的危機,年輕人口失業率高漲並非源於經濟週期,而是結構性問題,這為中國經濟發展基礎埋下危險因素。根據中國官方提供2010年數據,中國青年失業率僅4.1%,遠低於國際勞工組織(ILO)調查的東亞及南亞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9.5%與9.3%,以及全球已開發國家平均青年失業率約18.1%。但是,該兩名歐洲經濟學者在文章中指出,上述中國官方數據恐怕公信力不足,因為其並非按照國際接受的標準來計算。若看其他數據來源,則呈現的景象便相當不同。例如2010年公布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中國青年失業率其實達到8.1%,其他調查甚至出現高達20%。儘管確切數據有爭議,但中國青年人口基本失業問題無庸置疑。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結果推算,16至24歲的中國青年人口失業率估計為 9.6%,這雖然不算是太高,但若按照不同教育水平來拆解這群失業人口分布,卻呈現令人擔心的趨勢。
根據2012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呈現的21至25歲中國青年按照各教育水平的失業率分布,其中教育水平較低的階層失業率比較低,具備大學以上學歷者失業率卻高達16.4%,原因是現今中國靠出口導向製造業、基礎建設、國家主導且能源及資本集中的大型重工業這三個產業所驅動,而當中無一能提供大量白領階層工作。只有中小學學歷且技術能力低的中國青年,尤其是從農村前往城市發展者,卻能輕鬆在交通業、建造業及餐飲業找到工作,特別在沿海省份如福建、廣東及上海、北京等全國性大城市更是如此,但隨著中國教育水平提高,上述這些行業也越來越缺工,導致中國薪金水平得不斷調升。
兩位教授指出,這反映出一個根本上的問題,即中國的青年失業率是結構性而非週期性問題。中國經濟體還無法創造出足夠的高水平工作,來吸納已膨脹的一群高等教育人口。更令人不安的是,中國高等教育人口及機構這20年來持續增加,許多大學只顧增加學生人數及收入,而不去強化教育品質及學生就業能力。
兩位教授建議,中國當局為了因應這個發展,必需盡快改革國家經濟基礎。不再只是砸錢來擴大製造業產能,而應該投資在改善專業服務等產業,或是創造能夠完全善用教育水平提高的青年階層技能的產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