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參加德國戴姆勒汽車(Daimler)斥資 5 億歐元興建的鋰電池工廠的動土典禮,這項歐洲超級電池工廠計劃,將挑戰 Tesla 在綠色電力領域的領導地位。
該工廠位於柏林南部 130 公里處,突顯主要汽車製造商和電力公司進入儲能的行動,這項技術對推動下一代綠色車輛,以及在需要時儲存風力與太陽能電力至關重要。隨著汽車製造商與電力公司同步發展,電池成本可能會迅速下跌,預計 2030 年就可以看到電動車比燃料汽車更便宜的情況。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數據,全球電池製造產能將在 2021 年翻一倍,達到 2.78 億度,現在約 1.03 億度,屆時歐洲市場佔有率將從現有 2.5% 提高一倍。
瑞典、匈牙利和波蘭計劃中的大型工廠,以及戴姆勒在德國的電池組裝廠,預計將為福斯與雷諾等汽車製造商提供需求,屆時鋰離子電池成本將降低 43%,使電動汽車成為主流。
對於公用事業而言,便宜的電池可減低儲存成本,可將變動型再生能源包括風能與太陽能的電力傳送到電網。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 Enel SpA 將電池與風力發電場配套使用,電網管理人員對電力輸出的預測準度提高 30%。
上世紀 90 年代初期消費類電子產品包括電腦和手機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已經跨界應用於運輸和電力行業,但礙於成本,鋰電池在電網和汽車應用才剛剛開始,電池興起對於電動汽車的消費者來說最為明顯,大多數主要汽車製造商將充電式電動車訂為未來 10 年的中期計劃。
目前電池業務仍由亞洲電子製造商主導,根據 BNEF,韓國 LG 和三星 SDI 是頂級供應商,亞洲有望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中國另有 8 個工廠正在興建。
汽車製造商採取行動確保電池供應來源,戴姆勒的工廠將是歐洲最大的工廠,供應旗下汽車與平治,並與屋頂太陽能安裝商 Vivint
Solar 合資生產家庭能源儲存系統。
Tesla
的工廠於今年1
月完成三分之一,完工後每年產能可達 35 千兆瓦,足以支持每年生產 50 萬輛電動車,將使 Tesla 成為繼 LG 之後的第 2 大供應商,Tesla也計劃興建更多超級工廠。
戴姆勒的投資規模較小,且尚未披露產能目標。福士正在與電池廠商討論投資項目,並計劃在德國興建原型組裝廠開發自己技術。位於斯德哥爾摩的創業公司 NorthVolt
AB 宣布計劃在 2023 年在瑞典設立一家 40 億歐元的電池廠。鋰電池產量大增可望減低所有應用電池成本,讓家庭和電網的儲存更加實惠。
未來 10 年電動汽車價格可望與汽油或柴油車競爭,由於電池組是充電電動車中最昂貴的部分,佔總成本三分之一,預計到 2021 年,鋰離子電池將便宜 43%,從目前每千瓦 273 美元跌到 156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