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7日 星期一

巴克萊:選民的憤怒


巴克萊銀行經濟研究部發表最新研普遍市民有一種觀點,即在文化和經濟領域的鴻溝擴大的環境下,政界和公共機構的精英們並不能精確代表自己的偏好,導致選民們感到生氣和憤怒,從而產生群眾憤怒

該份長達73頁的報告中,巴克萊經濟研究團隊深入分析了到底是什麼導致現今發達民主國家或地區的選民產生群眾憤怒,而這種社環境又會如何對市場和未來政治前景,進一步造成樣的影響

巴克萊經濟研究團隊報告中列出,引發全球普遍民眾日益增長的憤怒的各個因素,每一個問題所涉及的一個核心因素是經濟和政治全球化,儘管它們的影響實際上比預期更加有限

選民的憤怒對經濟造成的影響,雖然相對溫和,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步伐減慢,而且新興經濟體可能會出現更多的通脹放緩現象發達經濟體的財政政策很可能模棱兩可,而新興經濟體的財政政策則可能呈現以下特點

1.    全球儲蓄可能下

2.    實際利率可能攀升

至於選民的憤怒對金融市場可能造成的影響,巴克萊經濟研究團隊認為,全球名義利率應該會上升,核心國家特別明顯G10國家貨幣表現會超過新興經濟體,但各個幣的表現分化將會加強。日元明顯表現突出,新興經濟體貨幣和歐元將表現不佳股市和信貸很可能因為盈利增長放緩縮減而面臨肥尾效應很可能出現,因為市場正逐漸消化選民的憤怒,但長期內市場波動性增加不可能出現

選民的憤怒崛起清楚地表明近年全球發達社會對中間派政黨的支持在坍塌通過選民對中間派和中間偏左政黨的綜合投票額來衡量,普通民眾對政治的憤怒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達國家選民對中間派和中間偏左派政黨的綜合投票份額平均減少12個基點。其中,幅度最大的是澳洲,減少了62個基點,只有日本和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國在這方面沒有明顯下

事實上,上述投票份額減少是從2000年早期就開始,發生在金融危機之前,但近幾年明顯加速下

對於現今這種投票份額減少,反映出選民對自己國家的政府和公共機構的信任度在降低。所有擁有不同教育背景和收入水的選民已經對政府、商業、新聞機構和其他機構失去信任,但受教育程度較低和低收入群體在這方面的表現更為惡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