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201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原因


瑞典皇家科學院(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前晚將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法馬(Eugene Fama)、彼得漢森(Lars Peter Hansen)和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席勒(Robert Shiller),表揚他們在資產價格的實證分析方面做出互相補充且互相獨立的突破性成就。

3位獲獎者的研究主要專注股票和債券等資產價格如何確定,但他們的發現對於遠處金融市場之外的領域也有意義。宏觀經濟的每一個角落都受到風險容忍度(Risk Tolerance)及理性和非理性行為的影響,這對個人和企業構成刺激,促使其做出投資或儲蓄決策。

憑借在上世紀60年代在有效市場理論方面所做的研究,現年74歲的法馬可以說是現代金融學之父。在買股票時經常輸錢之後,法馬發現市場在每日或每月的時間框架內是有效的。市場快速、毫無遺漏地吸收了最新信息,並由此產生準確的資產定價。這結論顛覆了通過搶佔市場先機或選股而獲利的理論,並催生了指數基金這一行業。20年後,席勒發現市場在短期內是有效的,但在較長期內的有效性不夠持久。他對資產的價值波動太大無法用基本面信息(例如股息)予以解釋這一現象進行了審視。在3年至5年的時間內,資產價格發生變動的原因非常多,例如投資者厭惡風險,或是他們的樂觀或悲觀情緒。在學者們試圖弄清楚投資者在風險容忍度和投資決策為什麼如此多變的過程中,行為經濟學這一學科誕生了。與此同時,漢森還在研究有關市場可預見性的問題,並提出一個用於研究資產價格變化的工具。由此得出了他的一般化動差法(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這是一個經濟學工具,如今成為標準的經濟學原理,應用於整個經濟領域,不僅僅限於金融市場。

67歲的席勒是標準普爾/凱斯-席勒住房價格指數(Standard & Poor's/Case-Shiller Home Price Index)的創建者之一,該指數跟蹤美國住房價格的變化。席勒目前正與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合寫一本書,題為《釣魚傻瓜》(Phishing for Phools),內容是關於經濟中的操縱和欺詐行為。阿克洛夫是2001年諾貝爾獎的獲獎者之一。席勒和阿克洛夫曾經合寫過《動物精神:看透全球經濟的新思維》(Animal Spirits: How Human Psychology Drives the Economy, and Why It Matters for Global Capitalism)。另外席勒還計劃通過Coursera在網上免費教授一門關於金融市場的入門課程,這門課側重於行為金融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