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全球經濟發展,尤其是金融行業,開始陸續採用一項新技術,名叫沙盒(Sandbox)。
沙盒的概念來自電腦領域,過去軟件工程師為了測試軟件運作,或是進行實驗,或者解讀一些來源不可信兼具破壞力,又無法判定程式意圖的程式,就會建立一個與外界環境完全隔絕的測試環境,讓指定程式在這個被隔離的區域中執行。沙盒所有執行的工作都不會與沙盒外的環境互相影響或混淆,是一種安全機制。
由於FinTech近年發展日新月異,制度規範跟不上這個轉變的速度。一方面對現有環境產生衝擊,另一方面政府的管制也局限了創新步伐,而且很多新穎的FinTech屬於創造性破壞的商業模式,根本無法可進行監管。
英國金融業務監管局(FCA)早就將沙盒概念應用在FinTech上,打造了金融監管沙盒。新創公司當通過申請程序,就可以在這個安全空間嘗試新服務、新科技及新的商業模式,而不會立即受到現存法規約束。
更重要的是,政府也可以在監管沙盒內與企業一同研究在創新過程中可能需要面對的法規、制度、融資等問題。同時思考相關法規與制度的調整,更能符合企業發展與民眾的需求,也能讓測試結束後的FinTech能快速合法化,與市場無縫接軌。
根據英國金融業務監管局的觀察,沙盒制度還帶來很多市場效益:
1.
減低新創企業進入市場的時間與成本,因為多數新創業者原本為高科技領域的專家,但對於金融產業的接觸有限,先試驗機制讓業者可以更快了解環境並進行改善,經過數據研究,至少可減低8%市場進入成本
2.
法規不確定性消除,通過試驗並成功進入市場的業者,對於制度法規的了解與適應很高,未來再受到罰則的可能性很低
3. 融資取得容易,通過試驗的企業生存力提高了不少,因此更容易取得融資
雖然金融監理沙盒機制十分有利產業創新,但英國及新加坡對於參與監管沙盒的企業都有嚴格的篩選,並要求參與企業必須先有完整的消費者保護計劃,才可參與實驗的企業向客戶推出創新產品和服務。新加坡除了設立原創、明訂界限、隨時回報、回饋,等具體要求之外,若產生風險後,無法提出有效改善對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有權提前終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