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錢穎一、許成鋼 獲中國經濟學獎


北京當代經濟學基金會宣佈,將2016年中國經濟學獎授予錢穎一許成鋼,以獎勵他們在「轉軌經濟中作用於政府和企業激勵機制的研究」所做出的貢獻。兩人將共用2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所有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經濟體,都面臨著制度改革,解決各方面激勵機制的問題,包括中央和地方之間的激勵機制,包括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激勵機制。與其他轉軌國家相比,中國制度轉軌與經濟高速發展並行,這與中國的制度提供的激勵機制緊密相關。

錢穎一和許成剛與他們的合作者對政府或企業的M型組織形式(中國政府統治的經濟)與U型組織形式(蘇歐政府統治的經濟)所帶來的不同激勵進行深入研究,為理解不同轉軌經濟間改革的路徑和結果的差異提供重要的理論視,也對企業理論發展做出了貢獻。

錢穎一與Barry WeingastGerard Roland的合作,對中國制度化的地方分權制研究,在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學界引起大量跟隨研究。他和合作者深入研究在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財政聯邦制所起的積極作用,對財政聯邦制的理論發展做出了有影響力的貢獻,也對理解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建議。他和他的合作者還嚴謹地分析地方政府作為企業所有者對保護企業的產權和助企業獲得資源所起的積極作用,以及價格雙軌制對減少改革阻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所起的積極作用。

許成鋼對地方分權的影響進行了全面的綜述和分析,分析了分權的積極和消極作用,提出「向地方分權的威權體制」(分權式威權制RDA)概念。他和錢穎一、Eric MaskinGerard Roland等合作者為全面分析中國的制度提供了一個理論分析框架,幫助人們從制度角度,認識中國的改革和經濟發展,分析和認識中國的改革和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和挑戰,認識導致這些問題的制度基礎。

次獲獎的兩位學者均為哈佛大學博士,錢穎一目前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許成鋼則是長江商學院經濟學教授、香港大學名譽教授。

錢穎一從1990年代初,對中國制度和中國經濟改革的理論、經驗以及政策研究的成果,在全球經濟學、政治學、以及政界都有巨大的影響。

許成鋼的研究集中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司法制度、制度與經濟的交互作用,其研究不僅包括針對中國的研究,也包括普遍性研究,後者對於從比較的角度更深入理解中國制度問題有很大幫助。

中國經濟學獎由當代經濟學基金會設立並組織評選,今年是第一次評選。該獎項的宗旨是通過獎勵在經濟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華人學者,鼓勵其為人類經濟思想發展做出貢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