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景氣循環(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Theory)可分為「投機派政治景氣循環」(Opportunistic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Theory)與「黨性派政治景氣循環」(Partisan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Theory),投機派政治景氣循環最早由經濟學家Nordhaus於1975年提出,而Nordhaus的理論其實是延伸自菲力普斯曲線理論(Phillips Curve),菲力普斯曲線主要精髓在於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存在著互相抵換的關係。Nordhaus則更進一步地提出,選民對其投票偏好是根據他們對於目前經濟狀況所作的預期,而這些預期心理屬於短視現象,又可稱為「適應性預期」(Adaptive Expectation),當選民依照這種適應性預期而作出決策行為時,無可否認地,正好可以讓只想贏得勝選的政府,藉由操縱某些政策工具來營造出符合選民的偏好,增加其獲選之可能性。
一般來講,選民只會根據其所感受到的經濟狀況好壞而來決定投票偏好,並不會特別地在意候選人之選舉支票在選後是否兌現,而執政黨也只想一心求勝連任,在選前運用一些手段刻意營造出經濟繁榮的情況,沒有考慮經濟擴張之後的後果,因此,在選後通常都要收拾選前擴張性政策所帶來的後遺症,而對政府來說,最快速解決擴張的方法就是採取與擴張相對的緊縮政策,所以形成選舉前景氣繁榮,選舉後景氣轉為蕭條之政治景氣循環現象。
全球經濟於1980年發生了滯脹(Stagflation),經濟學界就有學者開始引用理性預期理論(Rational Expectations),觀察政治景氣循環並進行探討。
理性預期的觀點是假設選民會依據對未來的預期而作出投票的決定,而且他們能準確地預期執政者所要做的政策,使政府想刻意營造經濟繁榮之政策失去效果,但是經濟學家美籍保加利亞裔Kenneth Rogoff 和Anne
Sibert於1986年在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發表了一篇著名的經濟學研究論文「選舉和宏觀經濟政策週期 Elections and Macroeconomic Policy Cycles」中提出:雖然選民可以做出理性預期,不過在選前並無法正確得知執政者的對手之行政能力,而執政者在這方面確實比對手稍佔優勢,所以針對此種訊息不對稱的存在,還是會發生短暫性的政治景氣循環現象。
而「黨性派政治景氣循環」由經濟學家Hibbs Junior於1977年提出,黨性派政治景氣循環主要著重在各政黨的政黨意識形態,根據各政黨意識形態的不同,就有不同的政黨政策,而最主要與選民有切身相關的則是失業與通貨膨脹之政策。一般來講,收入階層較高的選民由於其本身對於工作有一定的專業程度,所以比較偏好是希望物價穩定,故此比較重視通貨膨脹問題。相反地,收入階層較低的選民希望是充分就業,因此較偏好低失業率
Hibbs Junior曾經針對西歐、北美12個國家,研究在1960年至1969年之間的總體表現與政黨間之差異,根據政黨的意識形態分為左翼政黨與右翼政黨,根據Hibbs Junior研究的結果,他認為左翼政黨的意識形態較符合低收入階層選民的喜好,即左翼政黨最重視的是充分就業,故執政時會採取擴張性政策來刺激景氣,降低失業率,照顧收入階層較低的選民,而右翼政黨的意識形態則與高收入階層的選民較符合,重視物價穩定,不喜歡通貨膨脹,所以會採取緊縮性政策降低通貨膨脹率,因此,不同意識型態之政黨交替,造成經濟情況呈現波動的現象,即為黨性派政治景氣循環。
1980年之後,屬於新古典經濟學派(Neo
Classical Economics School)第二代,理性預期學派(Rational Expectation School)的觀點出現。該學派經濟學家Alesina 於1992年將理性預期理論結合了黨性派政治景氣循環,Alesina認為顧主與勞工在訂立工資契約的時候,會因為執政者的黨派而產生不同的結果。若訂立契約的時候正好是左翼政黨執政,則顧主與勞工可能根據目前的通貨膨脹率來訂立工資,然而當選舉後由右翼政黨勝出執政,右翼政黨的政策將會以維持物價穩定為優先,因此有可能造成勞工的實質工資增加,使顧主的負擔成本上升,若顧主無法負荷成本,則會造成總產出減少或解顧勞工,失業率上升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必須要等到下次雙方再次訂立工資契約的時候才能改善。
1990年之後,投機派政治景氣循環的研究不再只是單純探討特定的總體經濟指標,因為透過政策未必能有效地在選前營造經濟繁榮的現象,選前選後不一定會產生經濟上的波動,但既然還是透過政策的運用,所以便轉而觀察政策上的變動,因此,研究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就形成了政治景氣循環的第二代理論。
第二代的投機派政治景氣循環理論可分為三種:
1.
政治經濟循環(Political Business Cycles),著重於大選前後經濟的表現
2.
政治預算循環(Political Budget Cycles),著重於大選前後執政黨所採用的財政政策變化,其主要是以財政支出、稅收、稅率、政府赤字為觀察目標,一般來講,若在選舉前財政支出有明顯增加、政府赤字猛然上升或稅收大幅減少、稅率顯著降低,經濟研究則可預期有政治預算循環的情形存在
3.
政治貨幣循環(Political Monetary Cycles),著重於大選前後執政黨所採用的貨幣政策變化,以觀察貨幣供應、利率及重貼現率為主,選前貨幣供應增加、利率及重貼現率下調,皆可視為存在政治貨幣循環。政治預算循環與政治貨幣循環又合稱為總體政策循環,而這類研究主要著重於政治預算循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