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新的報告,對氣候變遷趨勢提出歷來最嚴厲也最悲觀的預測,預測中國與印度等多數亞洲國家,不僅飽受更極端氣候劇烈衝擊,到本世紀中葉更將經歷嚴峻的飲用水與糧食方面的壓力。
IPCC第二工作組在日本橫濱的會議結束後發表這項報告,評估氣候變化對全球人類生活、自然資源與海洋生態可能造成的衝擊。報告具體地預測,中國與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的小麥與玉米產量將面臨負面衝擊,進而影響亞洲大陸整體的糧食安全。
此外,除乾旱現象引發缺水與糧食短缺風險日益升高,將導致營養不良的問題,由於降雨模式陷入混亂,亦會導致亞洲與歐洲地區發生洪災的風險顯著升高。河岸、海岸與城市洪水氾濫將造成亞洲地區基礎設施、拓居地與生計廣泛遭到破壞。
其他有關亞洲的主要預測還包括,熱浪相關致命風險升高;西伯利亞、中亞與西藏高原永久凍土層日漸消融;亞洲大多數山川冰河逐漸縮減,包括喜馬拉雅山冰川融解,造成4條河流流量顯著增加,
而印度孟買、加爾各答及孟加拉首都達卡等地也面臨海平面上升的衝擊。
此外,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飆高,溫室效應持續擴大,越來越有可能給全球帶來嚴重、無孔不入且不可逆轉的衝擊,而這造成的氣候變化可能會使動亂、衝突、飢餓、洪水、被迫大規模遷徙等風險加大。脆弱的珊瑚礁與北極棲地一些易受影響的動物與植物,也可能受氣候變化衝擊而滅絕。
北美洲與澳洲也持續受洪患威脅,非洲則面臨水資源與糧食短缺、蚊蟲孳生及以水為媒介傳染疾病等問題。
這份供各國政策制訂者參考的49頁摘要報告也詳盡解釋,全球多數國家掙扎於社會邊緣求生的貧窮人口,因可用自然資源匱乏,所承受的氣候變化衝擊將最為劇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