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為管理學派角度來講,現今全球化資訊社會中,工會有其時代背景,點解工人要加入工會﹖基本上可分為以下因素
1.
對管理的不滿
2.
社交的需求
3.
成為領導者的機會
4.
朋輩及社交圈子等群體的互相引力
上述因素促使工人加入工會,期待工會能滿足其需要,這就說明工會本身應具備某些功能才能達到工人加入的期待,那麼工會的功能應該為何。
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工會的定義是以改善勞工的生活為首要目的。然而,由於時空背景的差異,導致各國呈現出不同的工業關係模式,也決定著工會的功能型態。因此,從現今經濟學角度來講,工會被分成3種形式:
1.
消費型工會
2.
生產型工會
3.
社會統合型工會
消費型工會的主要工會功能是,透過和資方進行協商抗衡的方式替會員爭取權益和福利,例如英國或美國的工會
生產型工會的主要工會功能是,配合國家的經濟計劃,提高勞動生產力,促進經濟成長,並非爭取勞工的利益或和資方進行協商,例如開發中國家工會
社會統合型工會的主要工會功能是,工會與政府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因為代表勞工的政黨掌握了政治權力,工會不需要與資方在經濟領域中進行抗爭,工會會進行策略調整及推動,以配合政府的政策達致某個社會、政治、勞工政策及經濟為目的,例如瑞典工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