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日 星期三

全球工業格局180度轉變


全球工業格局似乎出現了「價值鏈去分割化De-segmentation of value chains),這個重新配置過程取決於勞工、能源等生產成本,同時亦與地理和當地勞工法有關。總體來說,南亞、中歐、西班牙、墨西哥是這一輪工業格局重過程的獲益者。

現時全球工業再配置過程與以往的趨勢完全不同,20世紀90年代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全球工業化的趨勢是價值鏈分割化Segmentation of value chains),即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不同的生產程序分配到不同的國家或地區,這樣做大量國家和地區參與全球供應鏈過程。如,一部手機的顯示、晶片和耳機等零部件和配件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但是到了金融危機之後,傳統工業生產分散化發生180轉變,從分散到多個地區,轉向集中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這種明顯轉變主要是三大因素做成

1.     新興市場生產成本大幅增長,導致該地區的生產造成阻力,中國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現今中國各行業基本薪酬比印尼高出5%44%,而印尼已經是東盟勞動力成本最高的國家

2.     工業在全球經濟所占比重下滑,因此生產過程必要分散在多個地區

3.     運輸成本攀升的預期使工業生產佈局開始收縮,加上碳排放標準導致運輸成本增

這樣,新的工業生產集中地需要配備什麼條件

1.    生產成本

中國是個反面例子,在歐元區內,西班牙的成本競爭力從2009年開始出現提升。從區域來看,中歐的勞動力成本低西歐,南亞的勞工成本優於中國,墨西哥的勞動力成本低美國。此外,生產成本還包括能源成本,美國的能源成本

2.    地理

如歐元區,那些遠離重要經濟體的邊國家的地理優勢相對較低

3.     勞工法例

企業青睞投資在足夠靈活的勞工法律法規的國家或地區

基於上述因素,產業再配置將集中在範圍更小的國家和地區內。例如,墨西哥、南亞、中歐、西班牙,他們都是這一輪格局變動的受益者

相對來,像中國這種失去以往製造業中心地位的國家,其在全球生產過程中的比重將持續下。隨著這些國家和地區更加依賴國內服務業,預計其經濟增速和國民生活水平將在長期時間內相對較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