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洲兩大交易所,德國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LSE)進行合併,世界交易所正以歐美為中心,整合為Big Four格局。相反,亞洲的交易所在重組方面進展緩慢,在不斷擴大的金融衍生產品領域中,投資市場有可能被其他競爭者奪走。
隨著推進重組,德國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在金融衍生產品領域提供廣泛服務已經成為可能。德國交易所旗下擁有金融衍生產品交易部門Eurex,正在通過期貨和掉期交易的增加來擴大業務。另一方面,倫敦證券交易所旗下擁有金融衍生產品的清算機構LCH.Clearnet亦出現業務性互補。
至於金融衍生產品以外,累積效應也非常強大,原因是在世界大型投資者視為參考的股價指數領域提高了市場佔有率。如果將倫敦證券交易所擁有的FTSE和羅素指數、德國交易所的Stocs和DAX等指數加在一起,在股價指數聯動型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市場將佔有2成左右的市場佔有率。
當然,實際操作上實現整合仍存在課題。歐洲兩大交易所進行整合,需要通過反壟斷方面的監管。此外,還存在另外的不確定性因素。今年6月,英國將舉行針對是否退出歐盟(EU)的全民公投。兩家交易所將成立委員會,驗證相關影響。
此外,其他交易所的動向也成為全球金融界的焦點。世界的交易所將集中成為Big Four四強,包括旗下擁有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CME集團、旗下擁有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的美國洲際交易所ICE、以及香港交易所。
美國洲際交易所已經表示計劃收購倫敦證券交易所,與此同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也有可能加入收購行列。第5位的美國納斯達克在拓展全球市場方面有可能陷於被動,將需要調整戰略。
另一方面,與歐美相比,亞洲各個交易所的整合更加困難。2011年,新加坡交易所SGX和澳洲證券交易所ASX的經營整合陷入破裂,原因是政府對交易所經營的干預相對較強。
即使SGX、ASX和日本交易所集團3家交易所進行整合,總市值也只有200億美元左右,與Big Four的300億美元左右仍具有明顯差距。世界大型交易所打算吸引亞洲投資者和擴大相關商品交易,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如果喪失全球性競爭力,作為市場的存在感有可能大幅下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