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嶄新的納米複合材料傳感器,可直接噴塗於平坦或彎曲的工程結構,例如鐵路路軌和飛機結構。噴塗出來的傳感器可以進一步構成傳感器網絡,為受監測的結構提供實時及豐富的結構健康狀況信息。這種傳感器重量極輕,而且製造成本低,可大量採用以檢測隱藏在結構內部的問題,有助開創以超聲波為基礎的結構監測新時代。
納米複合材料傳感器由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蘇眾慶教授、周利民教授和他們為首的團隊研發,採用創新噴塗技術製成,使傳感器安裝過程比傳統方法更快捷和具效率。這種新技術令該傳感器適用於多種工程結構表面,提高了它的靈活性。
現時用於原位監測的傳統超聲波傳感器,例如由鋯鈦酸鉛(PZT)製成的壓電類型傳感器,因成本和重量所限,可使用的數量一般不多。這些傳感器一般是硬的,不能扭彎用於彎曲的結構表面,而且會顯著增加結構的附加重量和體積。理大團隊研發的納米複合材料傳感器,製造成本和重量都大大低於傳統傳感器,又可以大量製造組成密集的傳感器網絡,採集寬頻信號來監測結構。
香港理工大學的創新傳感技術包含一個傳感器網絡,由多個納米複合材料傳感器和一個超聲波換能器組成,可以主動探測安裝了該傳感網絡的結構狀況,快速及準確地顯示該結構是否有損壞。傳感器會接收和量度超聲波換能器發出的超聲導波,例如結構損壞或裂縫,超聲導波的傳播會受損壞的地方干擾,因而出現特有的波散射現象,並為傳感網絡所記錄。團隊研發出來的一體化系統,可基於超聲導波的散射準確地檢測和量化結構損壞的情況。
一個基於壓電材料的傳統超聲波傳感器成本是10幾美元,而新一代納米複合材料傳感器的成本僅0.5美元。因此,一個結構可同時使用更多傳感器,以獲得更豐富的信息作分析,同時又不會給結構帶來明顯負重。此外,新傳感器有極佳的靈活性,適用於彎曲的結構表面,可廣泛應用在各種工程結構,即使是在移動結構表面亦同樣可以噴塗方式安裝,實時傳送結構信息。
新納米複合材料傳感器可量度由靜止至900千赫茲的微小幅度超聲波訊號,這技術能在超聲波系統採集散射波,從而檢測大部份工程物料中微細至1至2毫米裂縫,響應頻率比現有納米複合材料傳感器的響應頻率高出400多倍。
雖然傳統超聲波傳感器可量度的超聲波範圍,比蘇教授研究的更廣闊,但傳統傳感器的重量和成本較高,難以大量使用構成大型傳感器網絡,故此只能帶來有限的數據資料。在眾多工程實際應用中,特別是針對航空航天結構,使用有很大的限制。
納米複合材料傳感器由碳黑、二維石墨烯、導電納米粒子和聚偏二氟乙烯混合而成,可因應各種工程需要,輕易和靈活地製成不同的尺寸大小。
新的納米複合材料傳感器能極敏感地偵測到結構改變,是因為研究團隊優化了混合物的納米結構,令傳感器能識別納米複合材料對不同壓阻的回饋。團隊對材料的組成反覆做了許多測試,以優化納米複合材料的導電率,從而量度和分析壓阻的回饋。
該新技術中,每一個傳感器都通過印刷在結構上的電線連接到網絡,透過分析和比較由電阻率轉換而成的電信號,便可發現結構中的缺陷,同時將信號轉換為三維圖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