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ECB)全力壓低政府和企業的借貸成本,讓金融體系的基本規律錯亂,企業發債借錢不用比息,還可倒賺。德國消費用品商漢高(Henkel)和法國製藥廠賽諾菲(Sanofi)於上星期二開創先例,漢高發售 5 億歐元 2 年期公司債,到期殖利率(Yield to Maturity)為 -0.05%。賽諾菲發售 10 億歐元 3 年半公司債,到期殖利率為 -0.05%。
投資者購買負殖利率的企業債,是因為公司債殖利率仍然優於政府公債,也比存放銀行划算。當前 2 年期德國公債殖利率為 -0.67%,漢高公司債殖利率相比公債高出 52 個基點。
國營德國國鐵(Deutsche Bahn)是首家發售負殖利率歐元債的企業,今年 7 月德國國鐵的歐元企業債,到期殖利率為 -0.006%。漢高和賽諾菲既非金融業、又非國營企業,債券殖利率也轉負,顯示此種情況不斷擴散。
歐洲央行(ECB)的企業債收購計劃(CSPP),可能會導致槓桿收購增加,屆時不可思議的事情恐怕發生,BB 等級非投資債券殖利率也轉負,甚至出現負殖利率的垃圾債。當垃圾債的發債成本反轉,就會改變槓桿收購機制,資產品質的重要性降低,私募股權狂熱再起,會使債信評等急速惡化,歐洲央行或許會被迫停止大量購買企業債。
歐洲央行自實施歐版量化寬鬆後,已經 18 個月,累計購債量突破 1 兆歐元。歐洲央行總購債計劃規模達 1.7 兆歐元,目前只達到58%,不過隨著市場符合收購資格的債券存量漸趨減少,購債計劃若不改變,歐洲央行可能很快就會出現無債可買的困境,因為歐洲央行按照規定,不能收購殖利率低於存款利率 -0.4% 的公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