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個月的蘇格蘭全民獨立公投反映出國家形態在歐洲發生了巨大變化,歐洲社會在100年前開始,即1914年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結束後,版圖西面涵蓋現在的意大利、東面擴大至烏克蘭和羅馬尼亞、同時統治眾多民族的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崩潰,結果根據民族自決的大原則,分裂為很多國家,即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等。
哈布斯堡帝國東部邊界是現今烏克蘭領土,猶太裔作家約瑟夫羅特(Joseph Roth)於1894年在這裡的一個小鎮出世,其著名短篇小説《皇帝的塑像》,對出生於哈布斯堡帝國的主人公伯爵有以下描寫:
「能夠流暢地講述幾乎所有歐洲語言。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等於是我的家。在所到的任何地方都有朋友,也有親戚。其中一位哥哥是塞拉耶佛地區的上尉。還有布拉格的官員。同時有堂兄在巴黎大使館工作。既有匈牙利的地主,也有意大利的外交官」。
換句話説,這位伯爵是不屬於任何國家的超國家人類(Transnational People)。約瑟夫羅特借這位伯爵之口述「人類這種東西不僅僅希望被分為各個民族,還希望成為特定國家的一員」。
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東南歐為例,一個地區分裂成多個小國被稱為「巴爾幹化(Balkanization)」。如果有留意近100年的世界變化會發現,弱小的一方在試圖擺脫強大一方的支配和壓迫。全球的國家數量不斷增多。最明顯是,50年前的東京奧運會共有93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到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參加的國家和地區數量增至204個。
帶有火藥味的巴爾幹化這個專有學術名詞現今已經很少見,現在經常採用國家主義和小國主義的説法。今後這很可能繼續成為地區力爭獨立的原動力,獨立的種子存在於歐洲、亞洲以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但是,無論單位有多小,都無法構建純粹的單一民族國家,例如對抗地區細分化趨勢的歐盟(EU)團結了28個國家,烏克蘭被俄羅斯奪走領土,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發動暴亂,就不得不重新考慮國家到底有多大威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