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與第九屆立法委員選戰進入倒數階段,第三勢力的參選將影響今屆選舉。另外,選戰中的分裂投票模式將改寫選舉學的定義。
台灣延續太陽花學運後的社會氣氛,在去年底九合一選舉中,泛藍基本盤票源全部萎縮,今次立委選舉第三勢力群雄並起,包含選區立委與不分區立委泛藍、泛綠陣營都有多黨推出候選人角逐,立委選舉相對顯得激烈。
台灣立委選舉制度採用區域立委議席占65%的並立式混合制,先就73個區域立委單一選區來看,小黨除非與大黨結盟,甚至是獲得配票,否則當選機會渺茫,而大黨願意配票的選區也多半是艱難選區,被配票的小黨恐怕攞唔到著數。
若從不分區立委選舉來看,由於政黨得票必須超過總投票數5%的門檻,才可參與分配議席,以七成投票率推算,今屆不分區立委選舉有效政黨得票必須跨過66萬票門檻,而小黨要跨過這門檻極不容易。
總統與立委合併選舉,選舉結果勢必互相影響,目前來看,小黨要在明年立委選戰突圍,必需與強而有力的地方團體結盟,如果唔係,就要靠分裂投票。
以目前選情看來,這屆選舉能發揮選舉學的「衣尾效應」(另一學名:西瓜效應、母雞帶小雞)的總統候選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是較強的母雞,而親民黨宋楚瑜仍有光環,助選可望為黨籍或結盟的立委候選人的選情加分,國民黨立委候選人則要各安天命。
沒有強力母雞拉動,第三勢力與新興政黨要在混戰中生存,能夠做的就是分裂投票,立委支持非兩大黨人選,政黨票投給小黨。
其實今次選舉的第三勢力已經崛起,不論是藍營或綠營,都有跨黨合作情況,總統與立委投不同黨的分裂投票現象必會發生,但已不是傳統比較政治上的形態。
例如新北市汐止或台北市港湖區,如果選民總統票投民進黨提名候選人蔡英文,立委票投民進黨配票的時代力量立委候選人黃國昌或親民黨立委候選人黃珊珊,這種投票行為就與傳統選舉學定義的分裂投票不同,甚至不同選區有不同的意義。
就目前選情來看,新國會還是可望維持「兩大黨、二至三小黨」格局,除國、民兩大黨外,親民黨與時代力量也有機會跨過門檻,民國黨則要觀察動員實力。
雖然能取得國會議席的小黨仍然有限,但由於小黨競爭激烈,連帶加強藍、綠陣營在選戰中動員,提昇對總統大選的政治參與比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