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IoT:Internet of Things)這名詞於1999年首次出現,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Auto-ID中心主任愛斯頓(Kevin Ashton)提出。直到今天,物聯網正把世界變成一個巨大的神經系統,就像人類大腦分析感覺器官所接收資訊的神經系統一樣,電腦自己收集並分析資料,就是物聯網。
物聯網是指通過給各種設備安裝感應器和通訊功能來認識周圍的狀況,並自動操作或者通過智能手機等進行遠端操縱的技術。電視機、洗衣機這種家電產品,通過網絡彼此傳遞數據,可以進行自動操作,這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1999年,愛斯頓在生活用品企業「美國寶潔」從事品牌經理工作的時候,提出物聯網概念。當時,他發現受歡迎的唇膏,經常由於賣場無貨而導致消費者買唔到。雖然倉庫有庫存,但各個賣場不知道庫存現況。愛斯頓當時向寶潔的高層管理人員作出報告提議,應該在唇膏和賣場安裝感應器來掌握庫存,提出了物聯網這個詞彙。為了強調不是在電腦,而是在事物(Thing)上加入電腦的功能,愛斯頓使用了IoT這個用語。之後物聯網這個詞彙開始被廣泛使用,指借助通訊技術將各個設備連接在一起的技術。就像可以通過遠端開啟和關閉與智能手機相連的電燈一樣,利用物聯網技術能夠更便利地控制許多設備。
隨著電腦的不斷發展,物聯網技術越來越快地發展起來。電腦越快越細小,處理同樣數據資訊所需要的電力就越來越少,這也加速了物聯網的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