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資產組合理論(Modern Portfolio
Theory,MPT),又稱現代證券投資組合理論、證券組合理論或投資分散理論。
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由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巴魯克學院的經濟學教授馬柯維茨,於1952年3月在《金融雜誌》發表題為《資產組合的選擇》的論文提出,將概率論和線性代數的方法應用於證券投資組合的研究,探討不同類別、運動方向各異的證券之間的內在相關性,並於1959年出版了《證券組合選擇》一書,詳細論述證券組合的基本原理,從而為現代西方證券投資理論奠定了基礎。
馬柯維茨證券組合理論的原理
1. 分散原理
一般說來,投資者對於投資活動最關注的問題是預期收益和預期風險的關係。投資者或證券組合管理者的主要意圖,是盡可能建立一個有效組合。那就是在市場上那麼多的證券中,選擇若干股票結合起來,以求得單位風險水平中,收益最高或單位收益水平上風險最小
2. 相關係數對證券組合風險的影響
相關係數是反映兩個隨機變量之間共同變動程度的相關關係數量的表示,對證券組合來講,相關係數可以反映一組證券中,每兩組證券之間的期望收益作同方向運動或反方向運動的程度
事實上,現代資產組合理論主要針對化解投資風險的可能性。該理論認為,有些風險與其他證券無關,分散投資對象可以減少個別風險(Unique risk or Unsystematic
risk),由此個別公司的資訊就顯得不太重要。個別風險屬於市場風險,而市場風險一般有兩種:
1. 個別風險
個別風險是指圍繞個別公司的風險,對單一公司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性
2. 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是指整個經濟所生的風險無法由分散投資來減輕
雖然分散投資可以減低個別風險,但有些風險與其他或所有證券的風險具有相關性,在風險以相似方式影響市場上的所有證券時,所有證券都會做出類似反應,因此投資證券組合並不能規避整個系統的風險。此外,即使分散投資也未必是投資在數家不同公司的股票上,而是可能分散在股票、債券、房地產等多方面。再者,未必每位投資者都會採取分散投資方式,因此,風險分散並非完全有效。
該理論主要解決投資者如何衡量不同投資風險及如何合理組合自己的資金,以取得最大收益。該理論認為組合金融資產的投資風險與收益之間存在一定的特殊關係,投資風險的分散具有規律性。
假設市場是有效的,投資者能夠得知金融市場上多種收益和風險變動及其原因。
假設投資者都是風險厭惡者,願意得到較高收益率,如果要他們承受較大風險則必須以得到較高預期收益作為補償。風險是以收益率的變動性來衡量,用統計標準作差別。
假定投資者根據金融資產的預期收益率和標準差別來選擇投資組合,而他們所選取的投資組合具有較高的收益率或較低風險。
假定多種金融資產之間的收益都是相關的,如果得知每種金融資產之間的相關係數,就可能選擇最低風險的投資組合。